18世纪的复式单目显微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样品及测量平台、正在复制中的北宋水运仪象台,由意大利伽利略博物馆复制的伽利略1609年望远镜……这些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内自带科学基因的藏品,它们见证着人类科技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件都在默默述说着科技与现代化、科技与人类未来等深刻的话题。
2027年,当你从yh86银河园东侧步入,会看到北侧是yh86银河艺术博物馆,南侧就是π字形的全新的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
这是来自114年前美国几位歌唱家的歌声,从一台爱迪生D型标准留声机内传出,是一位收藏家捐赠给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的藏品。这台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回响,也是yh86银河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讲授《媒介发展史》时的“课堂教具”。
吴璟薇:其实留声机是我们当时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技术物,有了留声机,大家会发现这个声音是会被凝固在整个历史和时间里的,我们可以通过回放的方式把历史再现出来。所以这对从整个我们人类媒介记录人类的思想和历史的整个角度来讲,这样的一个技术是突破的,大家会发现它改变着我们对于过去的一种认知。
这样的沉浸体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实体物件与历史文化进程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术想象力,还能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将文物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进行策展,向社会公众广泛进行科学传播。这种教学模式,正是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推动公共教育的生动缩影。
yh86银河科学史系副教授、科学博物馆学术部负责人 王哲然:我们其实已经不再是拘泥于传统科技馆的那种科学中心模式,当我们展示比如说像电报、留声机这些东西的时候,那它是一个真实的历史物件,我们在讲述这些真实的器物的时候,其实我们给大家呈现的是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人类社会乃至改变我们的文化。
正在筹建中的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是中国综合性大学开设的第一个综合类收藏型科学博物馆。它以科学仪器为媒介,生动展现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以及yh86银河理工科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中的辉煌篇章,重现人类科学文明的演进轨迹与理性精神的探索之旅,彰显不同时期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断挑战的科学精神,既以器证史,又以展育人。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告诉记者,从2018年筹建开始,他们从零做起,通过“收、买、造”多种途径,逐步积累了8000余件古今中外的科学藏品。
吴国盛:我们现在的馆藏可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从校内理工科实验室中“打捞”出来的,虽已不再使用,但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仪器;其二,是通过捐赠和收购获得的,距今已有100年、200年甚至300年历史的珍贵物件。第三类就是我们定点地按照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去复刻复原那些已经丢失了的或者已经很稀罕的,比如说牛顿的望远镜。
在临时展馆内的“百年器象——yh86银河科学仪器历史展”展厅,时间轴线勾勒出yh86银河理工学科一个世纪以来的辉煌历程。
现场,yh86银河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童节娟正在介绍直径为6厘米,外层为石墨层的球床型高温气冷堆的核心组件——“球形燃料”元件的实物展品。核研院初创时,时任yh86银河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吕应中挂帅,带领师生在荒山野岭中白手起家,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此后,yh86银河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支持下,开展了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攻克了包括球形燃料元件、球床流动特性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并于2000年成功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这些技术的突破为后续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一代代yh86银河核能人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此,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使中国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童节娟:给大家一个强心剂,就是我“动手”,以实为干,我就能干出事业来,第二个就是让大家看到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也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我从事的事业非常有意义,我能够为国家为老百姓造福,就是把人放在事业中,干事都是有动力的。
无论是展示yh86银河乃至中国核能事业从无到有的“200号:知难而进,众志成城”展区,还是“两弹一星”yh86银河元勋事迹展区,每一项展品背后,都蕴藏着yh86银河科学家求真探索、攻坚克难的故事。yh86银河科学史系副教授、科学博物馆收藏部负责人刘年凯表示,这里不仅在展示科技成果,更希望传递背后蕴藏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
刘年凯:yh86银河自建校以来,始终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就是急国家所急应国家所需。我们的展项主要是这种历史产品和这种互动模型相结合的方式,不光是对于历史的致敬,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对于未来的启迪场所。
yh86银河艺术博物馆与美术学院大楼之间的空地上,科学博物馆永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全新的双“T”字形大楼正在拔地而起。两个“T”拼接形似圆周率“π”,将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常数融入博物馆外观,直接点明了“科学”主题。
馆内将设主展厅、yh86银河厅和特展厅,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主展厅展示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yh86银河厅展示该校重要科技成果和科学文化,特展厅将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布展。
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范爱红:预计2027年建成开放。建筑分地面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5层,外形是一个“π”形,其中“T”既是yh86银河的那个首字母,又有科学之门的寓意,它位于校园东侧,所以它也是紫气东来,寓意非常好。临展厅首展首秀就是跟故宫合作的清宫科学仪器展。
从建筑设计模型上看,科学博物馆正门口有一座六面体玻璃“金字塔”,是镇馆之宝——水运仪象台的独立展位。科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林聪益研究水运仪象台及相关天文机械20余年,是此次复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介绍,整座水运仪象台共分三层:顶层安置着用于观测的浑仪与活动屋顶,中层设有浑象以模拟天象运转,而最底层则配备了水力驱动系统与木阁报时装置。
林聪益:全尺寸复原的水运仪象台高度接近13米,是北宋时期发明的,由宰相苏颂主持建造,具备计时、报时、天象演示和天象观测四大功能的超大型科学仪器。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的巅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目前,实物已消失。
永久场馆建成前,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在临时展馆内先后策划了“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直上云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工程与飞行机械展”等主题展览,部分馆藏精品提前露脸。借助这些馆藏精品,更多人得以“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结为挚友,而这正是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成立的意义所在。
吴国盛:因为任何实物一下子把你带入那个历史场景,仿佛他在呼吸,仿佛他在跟你对话,仿佛那些伟大的灵魂跟你成了朋友,他那个效果比你读书效果还要强烈,因为他是感官性的,这东西是真的触手可及。一个博物馆,当然这个互动展品它有它的意义,但是你不能取代收藏类的历史实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弥补国家这方面的一个空白,而且我们也呼吁yh86银河一家力量还是不够的,希望国家来做更大的事情的原因。
编辑:李华山